2022-06-08 09:19:01 信息编号:K219339 浏览次数:418
1962年,发生了一件大事。
在祖国的新疆伊犁哈萨克***的伊宁、霍城、塔城等地,出现了大量边民外逃,这起事件被称为“伊塔事件”。
发生伊塔事件的背景,是因为苏联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输入,为了尽量补救损失的人口,扩充必备劳力,从1956年开始,苏联中亚地区的地方政府官员就蠢蠢欲动,当年伊宁县哈西乡462户人家被带走。
但这还远远不够,于是就有了后面的2位开国少将被策反。
此二人不辞辛劳地到每家每户做思想工作,鼓吹搬迁的好处,甚至直接给边民们发“侨民证”,希望快速达成目标任务。
这两个人是祖农·太也夫和马尔果夫·伊斯哈科夫,他们的职位都很高,皆为新疆军区副参谋长。
祖农·太也夫,1955年被授予少将**,曾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
此人1950年5月入党,俄罗斯族人,有中苏双重国籍。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拥有如此荣誉的高级将领,竟然会违背自己的誓言,沦为他国的工具。
马尔果夫·伊斯哈科夫,哈萨克族人,和祖农·太也夫一样,在1955年被授予少将**,曾获一级解放勋章。
1944年参加了三区革命,立下了功劳,也得到了应有的荣誉。
遗憾的是,这两个人在1961年去苏联考察学习时,被苏联特工策反,带着任务回国之后,便开始了他们的劝离计划。
在祖农·太也夫和马尔果夫·伊斯哈科夫两人不懈努力之下,大批边民开始动摇,并拖家带口的到达边境,要求到苏联去。
早在1962年上半年,就已经有零散的边民越过边境到苏联。
3月中旬至5月,逐渐发展为大量居民成群结队越境前往苏联。
而到了4月16日,塔城、裕民、霍城等边境县六万七千余中国居民,携带几十万头牲畜和大批财物,强行越界逃往苏联,造成边境地区严重混乱,使社会安定局面和生产建设遭到破坏。
造成这样的局面,祖农·太也夫和马尔果夫·伊斯哈科夫两人功不可没。
面对这样的境况,边防战士严格按照上级指示:不与群众发生矛盾。
为了让边民能够快速通过边境,苏联方面直接出动了大量汽车作为运输工具,这些一心想要到苏联的边民们,愿望成真了。
“想走的就让他们走吧”,不强留,也不过多阻拦,这充分彰显了党的宽厚人心。
对于没有出逃的边民,或者是由于外逃形成的很多“半家户”(一家人分成两块,有的逃到了苏联,有的留在新疆),中国采取了十分人性化的政策:“三代”(代耕、代管、代牧),待外逃群众回来后,所有代耕、代管、代牧的土地、财产、牲畜一律交回群众。
试问一下,有哪个国家能够做到如此地步?只有真正得到了好处的人,才从心底明白祖国的良苦用心。
据统计,由于当时大量边民选择离开,造成了许多公社、农场及其下辖的基层组织一时陷于解体。
仅霍城县一地,就造成经济损失达978.9万元。
国家领导人毛主席面对这样的境况,说了11个字:“我就不相信那边会是天堂。
”结果真的被主席说中了,那边不是天堂,甚至是炼狱。
六万七千余人到了苏联之后,一部分被安排去放牧,也算是做回了老本行,倒不算太残酷。
而更多的人则被安排去开发西伯利亚的冻土层,这就不用多做赘述了吧。
当年日本30万俘虏去了西伯利亚,最终回到日本的只有三万余人。
极端的气候,加上资源匮乏,就算是西伯利亚本地人,尚且生活十分艰辛,更别说这些移民了。
当他们当中大多数人都开始后悔时,中国已经关闭了边境线,想再回到中国来,已经变成了奢望。
而这还不是最残酷的,没有想到的是,苏联在1991年解体,分成了15个国家。
这些全新的国家都不愿意接收这些边境移民,一时间全部成了黑户。
这接下来的日子可想而知了,可这也怨不得别人,只能怪自己走错了路。
而祖农·太也夫和马尔果夫·伊斯哈科夫两人也是处于流亡状态,祖农·太也夫晚年定居阿拉木图,1988年在阿拉木图逝世,终年69岁。
马尔果夫·伊斯哈科夫移民到土耳其共和国,后续就不得而知了。
本来有大好前程,却选择了一条不归路。
本来是国家栋梁之才,却沦为他国的工具,结局惨淡。
本来可以带着边民迈向富裕的新时代,却误入歧途,带着六万多人客居异国他乡,饥肠辘辘作伴,何其悲哉!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