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示范

化工材料专精特新“小巨人”凭什么突然火了?一起看看成色几何

2022-02-23 10:13:58  信息编号:K212427  浏览次数:413

每年重点培育300家专精特新企业、1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这是石油和化工行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三年培育计划(2022~2024)的首要目标。据统计,自2019年至今,全国已有超500家基础化工和石油化工企业入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其中,在A股上市的企业一共有49家,分散涉及至17个细分子行业。而由于盈利和研发能力多在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它们中大部分还都是细分赛道的优秀龙头 。




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化工小巨人的分布情况,主要是做什么的?再简单给大家介绍几个细分赛道龙头。如有不完整的地方,还需要大家指正补充。


从地区分布来看,东部地区入选专精特新小巨人的化工企业较多;江苏、山东、浙江、广东、辽宁、上海、湖北、安徽八个省份合计超过57%。其中,江苏、山东、浙江、广东数量位列前四,且数量基本相当,这也与我国各省份的化工行业发展水平相一致。




行业细分类别




从行业细分类别来看,精细化学品企业数量达到180余家,化工新材料企业数量超过130家,二者占比分别为36%、27%,合计达到63%;涂料和胶粘剂、合成材料占比基本相当,分别占11%、9%。




化工新材料企业产品类别涵盖电子化工新材料、工程塑料、可降解塑料、功能性膜材料、热塑性弹性体、特种橡胶、含氟新材料等。其中,功能性膜材料、工程塑料、电子化工新材料企业数量位列前三,分别达到34家、24家、16家,合计占比超过55%,可降解塑料、含氟新材料、有机硅、特种橡胶、热塑性弹性体企业数量基本相当。




精细化学品企业产品类别涵盖油脂化工、精细化工中间体、颜料染料、表面活性剂、电池材料、催化剂及助剂等。其中,催化剂及助剂、电池材料、表面活性剂企业数量位列前三,分别占比29.0%、13.7%、11.5%,合计占比超过54%;颜料染料、精细化工中间体、油脂化工三者数量相差不大。




十家化工小巨人企业,小编也分别简单介绍一下。




1、晨光新材




国内功能性硅烷产业产品最丰富、产业链最长的生产企业之一,主营功能性硅烷基础原料,中间体以及下游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通过二十年的创新发展,公司目前已形成了十一大系列硅烷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打造出以氯化氢循环经济产业链为主的功能性硅烷平台,产品全面覆盖至功能性硅烷全产业链,应用于新能源、新材料、汽车、医疗、建筑和船舶等各行各业。




公司致力于以技术创新为发展驱动,现已掌握了硅氢加成反应高效催化技术、连续自动化生产技术等多个功能性硅烷核心生产技术,在技术和产品储备方面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而得益于产品和技术的持续领先,公司先后与1800余家客户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不仅有东方材料、润禾材料、硅宝科技等国内知名制造商,还包括迈图、赢创和耐克森等国际知名化工建材制造企业。




当前,凭借在硅烷领域积累的产业链优势,公司正积极在气凝胶行业展开新的业务布局。而随着气凝胶材料应用渗透率的不断提升,此举有望成为公司第二发展增长曲线。




2021年,公司预计全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5.18亿元-5.43亿元,同比增长306.09%-325.69%。




2、三祥新材




国内电熔锆及海绵锆行业龙头,公司专注于锆系制品、铸改新材料以及镁铝合金等工业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深耕行业多年,公司持续丰富锆系列制品产业布局,现已建成较为完整的锆系制品产业链。




在电熔氧化锆领域,公司拥有电熔氧化锆有效产能2.6万吨/年,不仅产量排名国内第一,技术也领先整个行业,产品纯度达到99.8%,位列全球第一;




而在海绵锆领域,公司控股子公司辽宁华锆是全球范围内少数拥有大规模生产能力和高产量的工业级海绵锆生产企业,拥有超60%的市场占有率,排名**。




公司的电熔法最早从日本引进,经过多年研发创新,现已自主研发出高纯电熔氧化锆、稳定电熔氧化锆和特种电熔氧化锆等新产品及新工艺。




此外,在氧氯化锆领域,公司自主研发出了“锆英砂直接沸腾氯化法”,并募投建设出国内首条“沸腾氟化法”氧氯化锆生产线,该工艺在成本、环保节能等方面都优于大部分企业所采用的碱融法。




未来,随着公司锆系列产品产能的持续扩张,公司业绩预计将逐步释放。2021年度,公司预计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1-1.05亿元,预计同比增长54.23%-61.94%。




3、金博股份




碳基复合材料龙头,主营碳基复合材料及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性能卓越、性价比高的先进碳基复合材料产品和全套解决方案。




现阶段,公司主要业务集中在细分碳/碳复合材料及产品领域。其中,先进碳基复合材料坩埚、导流筒、保温筒等产品在晶硅制造热场系统已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下游主要客户覆盖至隆基股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亿晶光电以及中环股份等国内一线硅片厂商。




公司注重自主研发创新,成立以来,以先进碳基复合材料低成本制备关键技术为目标,公司先后在先进碳基复合材料生产制备低成本化、品种多样化以及装备设计自主化等多个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并成功实现弯道超车,整体技术及产业化能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8月,公司已拥有有效专利89项,其中发明专利共有34项。此外,公司还多次以独家或第一起草单位身份牵头制定了多项国家行业标准。




1月24日,公司发布2021年业绩预告,预计实现营收13.2-13.4亿元,同比增长210%-214%;归母净利润实现4.9-5.1亿元,同比增长191%-200%,均超市场预期。




4、百龙创园




深耕营养健康领域生物工程的领军企业,同时也是“中国功能糖城”代表和支柱企业、国内最大的功能糖生产基地、以及国内首家抗性糊精生产厂家。




公司成立于2005年,经过十多年发展,现已形成了兼具益生元系列、膳食纤维系列和其他淀粉糖(醇)、健康甜味剂四大系列的金字塔型全产品线,可生产超60种不同规格型号的产品,是行业内少数具备多品种规模化生产能力的企业之一。




公司研发能力较强,拥有如高品质抗性糊精生产技术在内的多项核心生产技术。其中,依靠自身核心生产技术,公司生产的抗性糊精膳食纤维含量可达90%以上,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公开信息显示,2018年,公司益生元产品产量约占全球份额的6%,在全球主要生产厂商中排名第五;膳食纤维产品产量约占全球份额12%,排名全球第二。




当前,公司产品已远销至美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与农夫山泉、伊利、娃哈哈、蒙牛、汤臣倍健、Quest Nutrition和Halo Top等海内外优质厂商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




5、祥源新材:国内知名聚烯烃发泡材料供应商




祥源新材成立于2003年,公司专注于聚烯烃发泡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工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国内知名的聚烯烃发泡材料供应商。


在建筑装饰材料领域,公司是国内地板地垫类电子辐照交联聚乙烯发泡材料(IXPE)主要供应商,具备抗菌、防静电、防滑等特殊用途的IXPE产品的生产能力;在消费电子产品领域,公司是国内少数具备规模化自主生产0.06mm超薄IXPE能力的企业之一;在汽车内饰材料领域,公司是国内少数已实现批量化生产电子辐照交联聚丙烯发泡材料(IXPP)能力的企业之一。在消费电子产品领域和汽车内饰材料领域,公司正在逐步实现相关产品的进口替代化。2021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052.6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6.86%。




6、呈和科技:成核剂、合成水滑石领军企业




呈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2 年,公司总部设于广州天河。公司是一家为制造 高性能树脂材料与改性塑料的企业提供环保、安全、高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助剂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是国内唯一合成水滑石供应商、成核剂产能规模最大。2020 年公司实现收入 4.6 亿元,同比增长 17.37%, 归母净利润 1.17 亿元,同比增长 30.52%。




7、山东赫达:中国纤维素领军企业




山东赫达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2 年,总部位于山东淄博周村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区,是我国纤维素醚行业领军企业, 主要产品是以 HPMC 为主的非离子型纤维素醚,具有自主研发生产中高端型号建材级、医药级和食品级非离子型纤维素醚的能力。公司目前已是国内植物胶囊龙头企业。2021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53 亿元,同比增长 22.1%。




8、建龙微纳:发展空间广阔的分子筛行业龙头




洛阳建龙微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8 年,公司致力于医疗**、清洁能源、工业气体、环境治理及能源化工等领域相关分子筛吸附剂和催化剂的研发、生产、 销售及技术服务。2020 年公司实现收入 4.52 亿元,同比增长 11.2%。




9、联瑞新材:国内先进的电子级硅微粉企业




公司成立于2002年,紧紧围绕国家新材料战略规划,结合自身技术优势及地处硅产业基地集群优势,专注于硅微粉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公司已是国内规模领先的电子级硅微粉企业,主要产品包括结晶硅微粉、熔融硅微粉和球形硅微粉。公司产品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路用覆铜板、芯片封装用环氧塑封料、电工绝缘材料、胶粘剂、陶瓷、涂料等领域,终端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工业、航空航天、风力发电、国防军工等行业。




10、凯赛生物




全球合成生物学龙头,深耕聚酰胺产业链,利用生物制造技术,从事新型生物基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现阶段产品主要为长链二元酸系列、生物基戊二胺以及生物基尼龙,可广泛应用于医药、汽车、纺织、电子电器等多个领域。




公司现掌握了“以合成生物学手段,开发微生物代谢途径和构建高效工程菌”、“微生物代谢调控和微生物高效转化技术”、 “生物转化 /发酵体系的分离纯化技术”、“聚合工艺及其下游应用开发技术”四大核心技术,是目前全球范围内第一家且唯一一家利用生物技术大规模进行生物法长链二元酸、生物基聚酰胺、生物基戊二胺产业化的企业。




其中,公司的生物法长链二元酸曾打破了国外企业在该领域长达数十年的垄断,并在中国成功实现产业化。2018年,公司生物法长链二元酸被工信部评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当前,公司已成长为全球唯一可以量产DC10~18的企业,其长链二元酸产品在生产技术水平和产业化规模均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全球市占率达50%,国内的市占率高达95%。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资讯

电脑版|导航

环保设备网 版权所有 ©2017

皖ICP备20200198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