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1 09:24:46 信息编号:K212276 浏览次数:99
近两年硅片江湖在“大尺寸”变革的搅动下愈发汹涌,龙头企业隆基、中环接连上演“神仙”打架的名场面,新秀如上机数控、双良节能等企业更是初出茅庐便声名鹊起,2021年取得不俗业绩。
日前,上机数控公布2021年业绩快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37亿元,同比增长208.01%,而根据双良节能的业绩预公告,净利润较去年也有大幅上涨。
1、跨界新秀大单不断
自2019年起,光伏设备龙头企业上机数控、京运通、双良节能、高测股份等先后拓展硅片赛道,并日渐成为不容小觑的新势力。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统计,自2020年以来,硅片“跨界选手”共拿下1346.86亿元硅片大单,规模达206.19亿片。
其中,双良节能交易规模最大,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统计,截至2022年2月份,双良节能共签订75.9亿片单晶硅片、2.28万吨单晶方锭、约9720吨方棒大单,总交易金额高达636.86亿元。交易对象包括天合、阿特斯等龙头组件企业,以及通威、爱旭等太阳能电池片巨头。
上机数控自2020年以来共签订68亿片硅片长单,金额超393亿元,供货期最长至2025年,合作对象涵盖组件及电池龙头企业。
京运通2020年以来,签单规模45.4亿片,总金额超200亿元,服务企业包括晶澳、爱旭、通威、江苏润阳及江苏新潮。
2、产能版图持续扩充
跨界硅片之后,上述企业带来了一轮扩产风暴。据不完全统计,2020-2021年,京运通、上机数控、双良节能、高测股份、美科、高景太阳能等硅片、硅棒等扩产规模达到259GW。
2021年3月,双良节能宣布将在内蒙古包头建设年产能40GW的大尺寸单晶硅片项目,一期项目总投资70亿元,建成年产20GW拉晶、20GW切片生产项目。2022年1月份,双良节能又启动二期20GW大尺寸单晶硅片项目,总投资62亿元。此前双良节能对外公告,预计到今年2月力争实现7GW的硅片年产能,在2023年实现硅片年产20GW。
得益于产销两旺,上机数控在2020及2021年多次加码硅片业务。2020年6月,筹划发行可转债募资6.65亿元用于5GW单晶硅拉晶生产项目(二期),紧接着7月6日,上机数控全资子公司弘元新材在包头投资建设年产8GW单晶硅拉晶生产项目,总投资约28亿元。两次扩产,将新建年产13GW单晶硅拉晶生产项目。
据了解,2020年上机数控单晶硅销量达18535吨,对应约6-6.5GW水平。2021年5月,上机数控宣布拟公开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24.7亿元,将用于包头年产10GW单晶硅拉晶及配套生产项目。据悉,待新增10GW项目建成后,其总产能将达到30GW。
2021年7月,高测股份公司发布可转债公告,正式宣布进军切片代工领域。截至目前,高测股份已经在乐山、建湖筹划了约35GW的切片产能,今明两年有望实现5GW、16GW切片产能,其余产能或在2023年落地。
2021年1月29日,广东高景太阳能举行50GW大尺寸单晶硅片开工奠基仪式,该项目一期设计产能15GW。当前其二期项目正在建设当中,产能规划15GW,到2023年将迈向50GW的生产目标。
此外,美科规划在包头建设30GW单晶拉棒项目,并在江苏扬中建设35GW单晶切片项目,总投资共80亿元。上述65GW项目建成后,美科有望跻身硅片龙头行列。
3、加入抢料大军
近两年,受硅料供应紧平衡的影响产业链价格波动不断,为了保障硅片的有序供应,2021年双良节能、上机数控及高景太阳能加入了抢料大军,锁定了约58万吨硅料。交易对象包括江苏中能、新疆协鑫、新疆大全、东方日升及新特能源等企业,供货期为2021年至2025年不等。
双良节能在2021年9月和11月分别和江苏中能、亚洲硅业签订约7.8万吨硅料,供货期至2026年。
高景太阳能2021年签署了20.4GW订单,交易对象分别为新疆大全和新特能源,其中与新特能源订单规模高达15.24万吨。上机数控2021年签署了5次硅料大单,共锁定硅料7.796万吨,规模最大的是和新特能源签署的7.035万吨订单,供货期至2025年。
除了锁定长单外,深度联姻也成为了企业保供的一部分,京运通与永祥股份和晶科能源在2021年签署《四川永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增资扩股协议》,三方将以现金方式向项目公司进行注资,使注册资本增至30亿元,其中永祥股份新增出资15.2亿元,持股51%,京运通出资10.2亿元、持股34%,晶科能源出资4.5亿元,持股15%。据悉该项目公司为通威20万吨多晶硅投资项目中的第一期。
根据协议,项目公司投产后,京运通、晶科能源必须按其各自权益对应实际产量的2倍从项目公司按月采购多晶硅料,项目公司亦必须按月向京运通、晶科能源提供其权益对应实际产量的2倍的多晶硅料。
此外,双良节能2021年3月19日与新特能源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光伏级高纯多晶硅业务和单晶硅业务进行全面合作,在包头地区形成跨企业、大规模、专业化、高效率光伏产业链。
4、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光伏行业要扛大旗
受2021年硅料供不应求价格大涨的影响,硅料龙头不断抛出扩产计划。
1月4日,大全能源发布公告称,拟向全资子公司内蒙古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增资99.99亿元,用于包头市一期项目“10万吨/年高纯多晶硅+1000吨/年半导体多晶硅”的投资建设和运营。而2021年12月份,该公司刚刚发布330亿硅料扩产计划。
值得一提的是,正在冲刺科创板的亚洲硅业本次拟发行股份不超过约8854.17万股,计划募集资金15亿元用于扩产60000吨/年电子级多晶硅一期项目。该募投项目成功实施并达产后,亚洲硅业每年高纯多晶硅产量可达到5万吨以上。
尽管企业都在扩产,但由于这个环节进入门槛高,扩产周期长,因此与硅片端今年的产能仍有一定差距。
“硅料环节扩张很慢,但下游扩张很快,这也是去年硅料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行业各个环节扩产速度不匹配,导致了原材料短缺。”梁哲表示。
一边是企业在大手笔扩产,一边是进入2022年硅料价格出现了震荡,这也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硅料价格下行毋庸置疑,不可能长期维持高价运行。”梁哲认为,一方面,去年的价格不正常,各个环节最终都要降价,最后光伏产品价格和发电成本下降,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光伏应用。另一方面,硅料产能在逐渐释放,会带来供需关系的调整。
梁哲表示,伴随着本轮扩产潮的产能逐步释放,硅料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领先企业的技术和规模优势进一步凸显,对新进“玩家”的资金和人才门槛也越来越高。
据隆众资讯统计,至2022年年末,硅料理论产能可达123.4万吨/年(含爬坡中产能),考虑到硅料实际产能完全释放的爬坡期在5个月至6个月,2021年末及2022年上半年投产的多晶硅产能将在2022年下半年有明显增量,预计2022年全年国内多晶硅产量可达到72万吨至75万吨。
除局部无配套下游的硅片企业仍有少量产品库存外,其余硅片大厂产品库存多已基本出清,2022年1月份下游硅片开工预期普遍高于2021年12月份,加之近期硅料成交量有所好转,硅料厂商对2022年初价格有一定企稳预期,本轮硅料价格或将阶段性探底。随着各地电站端需求的恢复,二季度硅料价格不排除小幅回升可能。但随着硅料供应端的逐步增加,2022年下半年,硅料供应量可达到相对宽裕的阶段,届时硅料价格或将有较大幅度回落。
恰恰是因为周期性的产能过剩导致光伏价格震荡下降,光伏应用才能铺开。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挖掘自己的优势,提高自己的水平。在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中,光伏行业肯定是要扛起大旗的。
硅片是市场集中度较高的环节,2020年CR5高达88.1%,老牌企业隆基和中环更是分食约70%市场份额。而随着大尺寸变革,越来越多的新势力希望借此换挡时期弯道超车,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谁将笑傲江湖?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023-10-28 11:15
2023-09-20 15:54
2023-09-11 10:05
2023-09-11 09:06
2023-09-11 09:03
2023-09-08 13:47
2023-09-08 13:46
2023-09-08 1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