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新闻

大数据助力甘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2022-07-20 19:05:32  信息编号:K222923  浏览次数:225

为加快推进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与监测能力现代化,加大现代化信息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应用,2022年2月,生态环境部印发《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应用试点工作方案》(环办监测函〔2022〕63号),旨在对现有监测业务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将业务重心逐渐转移到对数据的深度挖掘上,用“智慧大脑”助力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效能。甘肃作为试点省份之一,以支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引领,紧扣“监测先行、监测灵敏、监测准确”发展要求,坚持“靠前一步、主动作为”,重点提升支撑服务保障、智慧监测基础、服务群众等三方面能力,打造“沙尘立体综合分析平台”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系统”两大智慧系统。

探寻沙尘传输路径 构建预警预报智慧系统

建设沙尘立体监测网。甘肃地处黄河上游,是全国水土流失治理和防沙治沙的重点区域,是阻止沙尘暴等恶劣气候环境、促进北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阵地,也是“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和“北方防沙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甘肃省中部和河西走廊地区,每年春季沙尘天气频发,沙尘天气的强灾害性给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损失和极大危害。要最大限度地减轻和防止沙尘暴灾害损失,必须深入研究沙尘暴发生发展的机制,完善和改进沙尘暴的监测手段,提高沙尘暴的预警预报水平。利用激光雷达高时空分辨率,围绕省内主要沙尘传输通道,甘肃已完成由地面延展至高空的沙尘传输立体监测激光雷达网,配合监控平台,初步实现了数据集成功能,为研究沙尘来源和传输通道打好基础。

构建预警预报智慧体系。按照“创新、先进、统一、协同、共享”的原则,针对省内典型的生态脆弱区(毗邻巴丹吉林、腾格里两大沙漠,且分布较多的沙尘暴源区和沙尘传输通道),依托全省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建设,在整合优化现有监测能力和监测网络基础上,提升拓展沙尘监测能力,开展对沙尘主要传输通道和沙尘精细化网格溯源监测,实现大气环境的立体化、智能化综合关联监测应用,为全省沙尘科学研究、环境质量管理提供科学技术和支撑。

强化应急监测能力 构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信息系统

需求牵引,问题导向。甘肃省贯彻落实《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的意见》(环办监测〔2018〕40号)《甘肃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甘政办发〔2017〕35号)要求,解决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中存在数据汇总不及时,数据分析能力不足、趋势研判较少等突出问题,更好地发挥应急监测在应急处置的技术支撑作用。

统筹设计,创新应用。按照“监测先行、监测灵敏、监测准确”的要求,到2023年底,依托全省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建设,完成甘肃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信息系统项目试点建设。统筹省、市、县各层级环境应急监测业务需求,开展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平台框架,开展标准规范统一、数据汇聚和数据分析,集成应急监测预案、人员、设备管理,区域环境风险源和敏感点查询,应急监测方案制定、数据汇总、监测过程记录、预警研判、监测报告自动生成,应急监测相关案例和危化品信息查询等功能,实现环境应急监测感知高效化、数据集成化、分析关联化、应用智能化,提高环境应急监测的效率,进一步提升环境应急监测基础能力,增强生态环境应急监测支撑管理和服务公众效能。

下一步,甘肃省将对标“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按照“陆河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总体思路,持续推动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进一步组织优化调整监测点位布设,推动传统监测向高质量监测全面转型,实现对环境质量、生态质量、污染源监测的全覆盖,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资讯

电脑版|导航

环保设备网 版权所有 ©2017

皖ICP备20200198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