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行情

“指纹芯片之王”连续十个季度净利腰斩,新的增长曲线在哪?

2022-09-01 16:18:27  信息编号:K223422  浏览次数:218

销量断崖式下跌,供应商们日子不好过。



8月30日,“指纹识别芯片之王”汇顶科技发布半年报,期内收入18.29亿元,同比减少37.15%;净利润约2109万元,同比减少94.99%。



对于营收下降,汇顶科技解释称,主要是受智能终端市场格局的变化和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的影响所致。虽然收入同比下降,但公司多产品线的布局继续发展。首先,2022年上半年,汇顶科技产品结构在向更加均衡的方向变化,指纹产品营收占比为 44.9%,触控产品营收占比为31.8%,新产品营收占比为23.3%。其次,客户群体和应用市场在向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对单一市场和客户依赖的风险降低,客户群体从,逐渐拓展到音频、PC、可穿戴、IoT、汽车等新市场领域。第三,海外市场的营收贡献持续增长,2022年上半年海外营收占比为52.4%,同比增加18.7%。



低迷行情中,指纹识别芯片、触控芯片营收占比常年超过八成的汇顶,业绩惨遭拖累,已连续十个季度净利腰斩。



这两年,汇顶积极寻找新增长曲线。2021年上半年,公司业务商用范围拓展到音频、PC、可穿戴、IoT、汽车等领域。



只是靠新业务带来高增长,仍需时日。






头顶“A股半导体一哥”光环的汇顶,已从2020年股价高位跌落,市值蒸发超1500亿。



执掌公司近20年,眼下困境,57岁的创始人张帆无法云淡风轻。“要想不被淘汰,就要在市场转变中重新建立起核心竞争力。”他在投资者电话会议上反思。



想要翻身,汇顶的机会点何在?



我们先来看看同行的表现!



13家联网芯片公司业绩出炉



截止8月31日,小编对国内13家重量级AIoT上市企业的中报进行统计,对其2022年半年的营业总收入、净利润和增长率三个数据进行了汇总和排名。这十三家公司包括韦尔股份、兆易创新、汇顶科技、北京君正、晶晨股份、瑞芯微、全志科技、恒玄科技、乐鑫科技、博通集成、芯海科技、炬芯科技、中颖电子。在全球外部环境波动与需求端持续波动情况下,他们的营收和净利润呈现了怎样的变化?库存问题已经在多家半导体上市公司浮现,物联网芯片公司表现如何?



在消费电子应用需求持续下滑当中,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一枝独秀,多家物联网芯片公司布局车用芯片,他们在哪些细分产品领域发力?这些产品可以帮助公司实现较好的业绩增长和市场优势吗?我们有了三大发现。



13家AIoT芯片企业2022年中报业绩一览表




电子发烧友根据上市公司财报资料制图



表中可以看出,4家AIoT芯片企业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整体增速比去年下滑!



13家AIoT芯片企业在2022年上半年营收达到288.53亿元,其中营收超过20亿的企业韦尔股份、兆易创新、晶晨股份、北京君正。其中韦尔股份以110.72亿元领跑营收榜,兆易创新以47.8亿位居第二,晶晨股份、北京君正位列第三、第四。晶晨股份距离40亿俱乐部只有8.3亿,2022年下半年业绩如果持续增长,全年营收进入60亿俱乐部完全具备可能性。



韦尔股份在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10.72亿元,同比下滑11.06%,实现归母净利润22.69 亿元,同比增长1.14%。其中,半导体设计业务收入实现 91.06 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 82.55%,较上年同期减少13.68%;2022 年上半年度,公司半导体分销业务实现收入 19.25 亿元,占公司上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的 17.45%,较上年同期增长 4.01%。



从业务占比来看,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72.98 亿元,占公司 2022 年上半年度设计研发业务营业收入的比例为80.15%;公司触控与显示解决方案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11.88 亿元,业务占比13.04%,较上年同期增长 88.02%。模拟解决方案实现营业收入 6.20 亿,占比6.81亿,比去年下降9.27%。



在净利润方面,兆易创新稳居13家物联网芯片上市公司之首,上半年净利润达到15.27亿,同比增长94.34%。比第一名韦尔股份多出0.76亿,比排名三四的厂商晶晨股份、北京君正加起来还多。净利润超过5亿只有四家,兆易创新、韦尔股份、晶晨股份和北京君正。在净利润增速方面,晶晨股份同比增长134.17%,兆易创新同比增长94.34%,中颖电子同比增长62.58%。北京君正同比增长43.9%。



去年芯片缺货,物联网芯片上市公司增速一度放大,在净利润增长方面2021年北京君正同比增长达到11倍,晶晨股份同比增长6倍,兆易创新同比增长1倍多。今年上半年外部环境变差,对于净利润和营收的影响已经明显显现,特别是8家物联网芯片上市公司出现净利润下滑,汇顶科技、瑞芯微、恒玄科技、博通集成、乐鑫科技、全志科技、芯海科技。汇顶科技净利润下滑94.99%,仅0.21亿元。



兆易创新在今年上半年增收又增利,是物联网芯片上市公司中表现靓丽的一家。从业务分布来看,DRAM 带动业务继续高成长,2022 年上半年公司存储芯片实现营收27.95 亿元。公司MCU 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7.46 亿元,同比增长119.07%,营收占比36.52%。



据Omdia 统计全球MCU 市场排名情况,2021 年度公司市场排名大幅提升至全球第8 位。9年间MCU出货量超过10亿颗。目前,兆易创新GD32MCU 产品已成功量产37 大产品系列、超过450 款MCU 产品,实现对通用型、低成本、高性能、低功耗、无线连接等主流应用市场的全覆盖。公司车规级MCU产品已经规划量产。



8月12日,晶晨股份披露中报,公司2022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1.07亿元,同比增长55.2%;实现归母净利润5.85亿元,同比增长134.2%。晶晨各业务产品线齐头并进,单季度营收利润再创新高。公司目前已形成S系T系列、AI系列、W系列、汽车电子芯片等多条业务产品线,广泛覆盖智能机顶盒、智能电视、智能汽车、AIOT等多个下游应用领域。



以AI系列SoC芯片为例,公司产品采用业内领先的12nm制程工艺,应用场景丰富,目前已出货多家国内外大客户,和Google、Amazon等国际大客户均已经进入。公司去年推出WiFi5+BT5.0芯片,适配小米电视,5个月实现销量452万颗,今年上半年,公司新一代W系列产品(Wi-Fi62×2)成功流片,预计将在今年四季度量产,将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通过对比各家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发现,中颖电子是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双增长的企业,营收同比增长达到67.12%,净利润同比增长达到62.58%。中颖电子的主要产品线为工控级的微控制芯片及 OLED 显示驱动芯片,中颖电子表示,公司多数产品线销售同比均呈现一定程度的增长,其中变频电机控制及智能的锂电池管理芯片增长较快,OLED 显示驱动芯片的销售持平,锂电池管理芯片在动力端的应用则出现下滑。



接下来,我们细细来看汇顶的起势、寒冬和未来。



巨头乘风起



从寂寂无名到成为安卓阵营全球指纹识别方案第一供应商,张帆一手创办的汇顶,发轫于行业风口下。



上世纪90年代,中国掀起下海潮。短短十年时间,国内出现了一批电子元器件和芯片领域的青年创业者。



他们当中,有卓胜微联合创始人冯晨晖、兆易创新创始人之一舒清明等等。发展至今,这些公司均已成为千亿级芯片半导体巨头。



2002年创办汇顶的张帆,也是其中一员。



以固定电话芯片为切入点,张帆长达十年对市场变化保持敏感。到2007年,苹果发布第一代iPhone带来电容触控体验,张帆受启发迅速开启转型。



2010年前后,与平板等消费电子市场爆发,触控芯片供不应求,张帆促成汇顶与联发科的合作,联发科成为公司战投方,其面向Android阵营的芯片方案大量出货,带动汇顶的触控芯片走向主流。



2014年,指纹识别成为智能技术的创新点,张帆自信迈进。2018年前后,国产厂商阵营为汇顶的指纹芯片订单不惜“大打出手”,炙手可热可见一斑。



黄金风口下,汇顶靠触控和指纹识别两类芯片,赚得盆满钵满。公司营收结构由此稳定下来。



CINNO Research调研数据显示,近年全球屏下指纹市场中,汇顶提供的产品方案所占份额达到57%。



从行业发展角度,汇顶的地位不言而喻。“国产冲击3000-4000元的关键节点,屏下指纹技术成了助推力。”潮电智库董事长孙燕飚向《21CBR》表示。



寒冬遇瓶颈



辉煌时刻没能持续太久,汇顶依赖单一市场的风险日益突出。2019年实现量利双增、创下历史佳绩后,近两年业绩不断下滑。



一方面是宏观经济及智能终端市场下行,汇顶的触控及屏下指纹识别芯片均受影响。



2021年公司营收57.13亿元,同比下降14.57%;净利润8.60亿元,同比下降48.17%。



下滑趋势刹不住车。



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和净利再度下探。指纹识别芯片收入明显下滑,占主营业务收入44.85%,同比减少22.44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价格战让汇顶的指纹芯片利润承压,毛利率不断走低。



比如2018年,汇顶最大的竞争对手思立微被上市公司“兆易创新”收购。“后者借助资本的力量实现釜底抽薪,使汇顶在领域倍感压力。”孙燕飚表示。



汇顶的毛利率从2019年的60.79%一路下滑,到今年上半年,综合毛利率仅46%。



“太依赖于单一的市场和个别产品。当技术成熟和市场竞争造成单价下降时,对营收和利润都产生影响。”张帆回应。



股价从巅峰一路下挫,二级市场的投资者被套牢。“为什么公司团队敏锐的洞察力,没有继续跟上市场变化?”在互动社区,有人难掩不满。



汇顶如何走出寒冬?



这两年,汇顶积极布局物联网,拓展核心产品触控芯片及指纹识别等的商用范围,进一步研发无线连接、音频技术等解决方案,向可穿戴设备、汽车电子等应用领域渗透。



2020年,汇顶相继收购恩智浦语音及音频业务,以及德国芯片设计公司Dream Chip Technologies GmbH。这些收购标的对汇顶开拓IoT生态提供了业务支撑。



目前,公司正积极拓展新能源车客户。



“能在上做的产品,我们认为在汽车上都有机会,公司持续开拓汽车方面的业务,尤其是车载触控、触摸按键、语音软件等,未来会有更多车规级产品推出。”汇顶高管在投资者活动上回应。



只是,新业务背后的增量市场,早已分布着各类玩家。



多元化迷局



今年上半年,汇顶的新产品营收占比为23.3%,同比增加8.52个百分点。



但核心产品中,触控芯片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同比增加13.93个百分点,指纹产品收入占比同比减少。一增一降,没有改变总体下降。



市场因此推测:新业务实际商业化进度不乐观。



半年报中,汇顶并未详细介绍新业务具体创收,诸多新领域的拓展则处于“即将迈入商业化阶段”。



新增长点尚未确立,投入却不少。



2019-2021年,汇顶研发投入从10亿元上升至19.82亿,营收占比将近35%。今年上半年,公司着手梳理研发项目,才将研发费用降低21.59%。



令市场担忧还有现金流问题。汇顶上半年存货价值15亿,占总资产比例较同期上升了56%。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步下降13202.24%。官方解释为营收下降叠加收到的货款减少。






“实际上销售的绝对业绩还不够。”张帆寄望于留住人才。



2018-2021年,公司保持高频率的激励举措。2021年,汇顶就进行了1期员工持股和3期期权激励计划,几乎覆盖了全体员工。



有业内人士将其称之为“内部再创业”,“把员工拧成一股绳往前冲”。只是提振信心程度有限,过去几年,汇顶流失了部分高级管理人才。



何时迎来拐点、走出困局?仍是未知数。



据IDC报告,2024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提升至6亿台左右。至2025年,蓝牙设备的年出货量有望突破60亿台。



“可穿戴领域已经逐步在起量,市场趋势确立需要一个过程。”电子创新网张国斌评估。



明确了转型方向,汇顶的大量投入换得核心技术及相关专利的快速累积,公司申请、授权的国际国内专利总数累计超6700件。



面对非议,保留实力,汇顶在穿越寒冬的路上等待时机。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资讯

电脑版|导航

环保设备网 版权所有 ©2017

皖ICP备20200198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