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行情

化肥市场大起大落,复合肥陷入困局,问题出在哪里?

2023-05-12 19:58:01  信息编号:K229620  浏览次数:549

不得不说,去年5月份以来,化肥市场大起大落的祸根是复合肥企业,给企业自身、经销商、农民和国家的宏观调控带来巨大的伤害,是复合肥企业该正视自己问题的时候了。




眼看备肥窗口期日益缩短,复合肥企业终究陷入踩踏式降价模式。日前,笔者走访市场看到的高氮复合肥市场景象可谓惨烈,各厂商为了订单慌不择路,降价暴雷声一浪高似一浪,没有最低只有更低,令经销商目不暇接。甚至一些经销商前脚刚准备打算打款发货,后脚就有厂家微信电话告之降价。




降价大潮一旦来临,就像打开潘多拉魔盒,市场进入恶性循环。上游企业越降价,下游渠道商越静观其变;下游渠道商越按兵不动,上游企业越降价。








复合肥行业如何走到今天这个被动的局面,除了原材料成本、价格波动、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还有很多深层的原因需要反思。




一是经验主义、迷之自信。




复合肥行业乃至整个肥料行业常常有迷之自信,从自己生产、销售、运输的局部经验来研判整个复合肥生产链供应链的现状,总以为刚性需求一直在等着自己。岂不知形势变化比人快,用局部来分析全局,用过去来预判未来,往往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其实,近些年复合肥行业的供需格局变化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要快。




掺混肥正蚕食复合肥份额。最近几年随着土地流转,种田大户出现,经济实惠科学的配方施肥越来越得到大户的喜受。受此拉动,掺混肥产量产能得到长足发展,有条件有能力弥补复混肥不足短缺。




尽管宏观经济疲软,但近几年复合肥扩建却呈现逆势增长。一方面,高塔复合肥如雨后春笋,另一方面由贸易商和代理商转型的新生肥企也层出不穷,加速了行业竞争洗牌的同时,也瓜分一部分大企业大品牌市场蛋糕。




新冠疫情过后物流配送四通八达,不会影响肥料季节性运输供应。




二是厂商博弈、信誉动摇。




最近走市场了解到,很多厂家和经销商到现在还为了去年的保底在扯皮推诿,喋喋不休。去年下半年大部分的渠道商都遭受了程度不同的损失,很多厂家的保底最后都成了一纸空文或者是大打折扣。所以今年尽管大多数品牌商出台保㡳政策,渠道商宁愿信其无,不愿信其有。




三是低估政策、眼光短浅。




化肥事关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国家调控对市场的影响不容低估,更不能选择忽视。比如,今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充分利用国家化肥商业储备调节市场作用,督促指导有关承储企业在春耕前落实化肥商业储备,春耕期间按要求、分节奏积极投放储备。截至3月底已累计投放529万吨,4月还将投放500余万吨,可有效满足农业生产用肥需求。复合肥企业对政策的研究显然不足。




四是心气浮躁、缺乏定力。




由于行业竞争压力大,同行们底气不足、心浮气躁,价格起伏跌宕,行情变化无常,厂商政策频出,价格乱象,乱了阵脚,害人害己。顺风顺水时的淡定自若、经营有方已经荡然无存。简单粗暴的价格战最终打得遍体鳞伤,你**我活,无一幸免。








季节不等人,备肥时间已经所剩不多。目前,中原及黄淮海地区小麦复合肥在比往年推迟了2个多月后,市场才逐渐启动,据“老戴说肥”介绍:湖北洋丰日发货量万吨以上,云图控股、心连心、鄂中、三宁等日发货量3000吨至5000吨不等。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按这个发货速度计算,只有30天的发货周期,厂商生产和储运经受着严峻的考验。预计今年秋季复合肥的发货量比去年同期大幅度减少。




穷则须变!复合肥以上的营销现象和销售手段,是高明还是低俗,是前程似锦,还是日暮途穷。相信大家一目了然,心知肚明。




复合肥行业内外环境都已经发生深刻变化。今年春耕市场乱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用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全行业都应该构建新的格局,寻找新的平衡,推动行业运行有序。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资讯

电脑版|导航

环保设备网 版权所有 ©2017

皖ICP备20200198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