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PCle 6.0让带宽又翻倍,数据传输再添新选择,哪些产业将直接获益?

2022-07-07 19:00:02  信息编号:K222483  浏览次数:621

PCI-SIG在2019年6月开始PCIe 6.0规范的相关制定工作,在经历了两年零七个月后,PCI-SIG在2022年1月正式向其成员发布PCIe 6.0规范。新规范是在PCIe 5.0规范发布不到三年后推出的,同时也兑现了PCI-SIG的许诺,即每发布一个PCIe新规范就会让带宽翻倍。



PCIe 6.0规范的发布,将有利于数据密集型市场,比如高性能计算(HPC)、数据中心、边缘计算、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AI/ML)、汽车、物联网(IoT)以及航空航天等,并进一步加强了PCI Express作为高速互联的接口。




PCle 6.0是如何实现带宽飞跃的?



PCIe 6.0的带宽是上一代的2倍,具有以下特性:



每个引脚的数据传输速率可高达64GT/s



通过新的低功耗状态提高电源效率



经济高效的性能



高性能的数据加密与完整性



向后兼容之前的版本



PCIe 6.0实现带宽飞跃的一种方式就是改变电气信号调制方案,即从传统的不归零(NRZ)信号转变为使用脉冲幅度调制技术的四电压电平(PAM-4)信号。



在前几代PCIe中,NRZ位在每个单位时间间隔(UI)中是以1或0的形式串行传输的。而采用PAM-4时,则可以在与NRZ相同的单位间隔中获得四个值。由此,无需让信号速率加倍,即可实现数据速率翻倍。四个电压电平将生成三个眼图,而眼图高度和眼图宽度则有所减小。为了减少信号中的错误,PCIe采用了格雷编码,即一次只改变一位。对于模拟信号,预编码有助于减少错误。而对于数字信号,前向纠错(Forward Error Correction)可降低误码率。



但是,这样难道不会显著增加延迟吗?



并不会。因为PCI-SIG提出了一种简洁的方式来实现轻量级FEC,它利用了现有的重试机制,因此不会导致延迟问题。



与PCIe 5.0相比,PCIe 6.0可提供更高的带宽(2x),但由此增加的延迟却几乎为零。



PCle 6.0先行者:固态硬盘



虽然PCIe 4.0和PCIe 5.0正在普及,但固态硬盘(SSD)已经开始率先采用PCIe 6.0。




以上图为例,仔细观察图中机架单元的盒内结构,就会发现CPU与加速器及SSD相连,而加速器与智能网卡(NIC)相连,这些都属于PCIe插槽。在从PCIe 5.0过渡到PCIe 6.0时,U.2外形尺寸将逐步被淘汰,PCIe 6.0很可能支持U.3、EDSFF(企业和数据中心标准外形尺寸)和OCP(开放计算项目)3.0。



由于SSD SoC与NVMe(非易失性内存主机控制器接口规范)或闪存以及根联合体处理器相连,因此带宽要求会非常高。但SSD会受限于SSD插槽的带宽,而后者又受PCIe数据速率控制,这意味着SSD在同一通道下可获得双倍带宽,而这也是SSD率先采用PCIe 6.0的原因所在,对于开拓市场,优势很明显。同时,面向根联合体处理器的生态系统也已成形。



在meta的推动下,开放计算项目(OCP)正在开发一种可用于所有接口的通用外形尺寸。NIC、SSD及其他组件一直都有自己的外形尺寸,而OCP的愿景就是让所有这些接口都使用一种通用外形尺寸。参与meta生态系统的公司正在开发采用OCP 3.0外形尺寸的设备,而PCIe 6.0将会支持该外形尺寸。



多世代并行竞争仍会持续



当前PCIe 4.0仍未充分普及,PCIe 5.0便已进入市场,接着又诞生了PCIe 6.0,这也让PCIe的升级路线出现分歧。整体而言,PCIe 6.0规格才刚问世,预期最快两年后才会有实际产品,产品市场仍需观察,目前主要问题出在PCIe 4.0与5.0之间。



固然目前PCIe 4.0的产品应用要比5.0成熟许多,但到了2022年下半与2023年初以后,PCIe 5.0的产品选择将比现在丰富许多,成本也将下降,届时对于既有的PCIe 3.0用户来说,便有升级到PCIe 4.0或直接跳到5.0的两种选择。



短期来看,可能会形成PCIe 4.0与5.0高低规混合应用的形势,通用型主机与周边装置使用成本较低的PCIe 4.0,高效能型主机与周边则用PCIe 5.0。但长期来看,若PCIe 5.0组件与周边的成本下降得够快,那么直接跳到5.0世代或许更具吸引力。PCIe 5.0平台可视情况使用5.0、4.0或3.0的周边装置,但PCIe 4.0平台则无法发挥5.0设备的效能,因而直接升级使用5.0平台,将是更具灵活性的选择。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资讯

电脑版|导航

环保设备网 版权所有 ©2017

皖ICP备20240308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