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探索

芯片制造也出现谷贱伤农的现象,降价与缺芯并存,背后原因是什么?

2022-09-01 16:08:26  信息编号:K223403  浏览次数:148

粮食丰收时,因为供给充足引发粮食价格下降,从而导致农民收入降低。




可在 21 世纪的半导体领域,却依然出现[谷贱伤农]的现象。




消费电子市场需求的持续减弱,曾在上半年引发过一波芯片急跌,而近日多款芯片报价[雪崩],让半导体供应问题再度成为行业焦点。




1、最近几个月多家芯片价格大跳水




意法半导体L9369-TR型芯片是电子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2021年市场报价一度上涨至3500元左右一个,而仅仅8个月之后,这款芯片就从高位下滑至600元左右一个,降价幅度超过80%。




同时,另一型号的ST意法半导体旗下型号为STM32F103C8T6的芯片,在2021年价格维持在200元左右一个,目前售价仅为每个20元左右,只有最高价的十分之一。








今年以来,消费电子类控制芯片的市场价格也持续走低,从百元高位跌至两位数。




以为例,2022年全球销量下滑,导致用电子芯片供大于求,各大厂商纷纷调低出货量目标,并向上游芯片厂商**单。




这背后是半导体市场在“退烧”




2、芯片价格是分化的,也就是降价与缺芯并存




像新能源汽车的芯片价格依旧坚挺,但是、PC、小家电这些消费电子领域,芯片价格下跌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




造成这样的原因是什么?




不是价值工艺,也不是产能升级,而是需求和预期的不对等在作怪。




从2020年开始,在全球疫情,叠加美国对华为、中芯这些国内厂商的芯片限制影响之下,逆全球化主义抬头,全球芯片行业的供应链被迅速打乱,供给水平出现了很大影响,谁都不好判断未来的交付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上对芯片的需求与日俱增,有不少消费电子企业就干脆早做打算,开始争抢产能、大规模备货,同时,5G网络和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也在助推着芯片需求进一步扩大,有不少创业者和投资者也闻风而动,大家一跟进就形成了挤兑,出现了所谓的“供不应求”的情况。








在这种背景之下,芯片价格涨得飞起,终端厂商、设计厂自然就抓紧备货,一些渠道商也开始囤货、炒货,让价格通过价值链条的传递层层放大。




上游的制造商只负责供货,价格的暴涨自然也推动着上游的制造商抓紧扩大产能,产能多一点,赚得就多一点。




但问题是人人都是这么想的,但真实的市场却不是如此。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了0.7%,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实际下降了0.9%。




市场需求疲软可见一斑,如果具体到行业来看,以芯片使用量非常高的行业为例。




根据中国信通院的数据显示,2022年1-4月,国内市场总体出货量累计为8742.5万部,同比下降了30.3%,用户的换机周期竟然延长到了30个月,相当于2年半。




这个下降幅度是非常大的,等于突然没了三分之一的订单。




要知道去年中国智能出货量还有3.51部,而在今年,这个数字很有可能会低于2亿部。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芯片重要需求方的厂商赚不到钱,自然就不需要那么多的芯片库存。




就像和小家电行业的龙头,小米最近的财报就很清楚。




第二季度营收701亿,同比下跌20.1%,出货量同比下跌26.2%,净利润调整后还是同比下降了67.1%,董事会决议连股息不派了,难道还会去买大量的芯片做库存吗?




不仅不买,小米、OV都在向芯片厂商**单。




所以在芯片行业还在抓紧生产和囤货的同时,需求端已经悄然拐了个弯,先是狠狠打击到了消费电子领域的企业,再沿着价值链传导给了芯片产业链上的企业,价格迅速回落,在高价位上囤货的企业都要面临巨额亏损。




这就是典型的“长鞭效应”。




握着长鞭的手腕只要轻轻一抖,鞭子会呈现一个波形越来越放大,尾部的鞭尾会抖动的特别厉害。




当供应链上的各个节点只根据下级企业反馈的需求信息进行决策的时候,需求信息的不真实就会沿着供应链逆流而上,产生逐级放大的现象。




当信息达到源头供应商的时候,它所获得的需求信息和实际消费市场中的客户需求就有了很大的偏差。




这种放大是在供应链的定价结构、激励机制、计划制定和下订单的流程中,企业自身的信息不足所造成的。




它不光增加了实物分销成本,也会增加市场调节成本。




3、国产芯片自给自足率提升




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前四个月的累计芯片进口量和上一年同期相比,减少了240亿枚。




一方面,或多或少跟全球缺芯有关系,但另一方面,这也是国产芯片自给自足率提升的证明。








有最新数据显示,中国近些年一直在试图扩大产能,向海外供应商下的芯片制造设备订单增长了近58%。




在2021年,中国芯片相关企业的总销售额增长了18%,首次打破了1万亿元人民币的纪录。




因为美国对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限制措施,也导致中国芯片行业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




根据其整理的数据来看,在过去的一年里,每个季度世界上增长最快的20家芯片公司中,有19家来自中国。




4、热潮过后,消费者狂欢?




芯片价格动摇之际,最开心的莫过于消费者,、汽车甚至智能家电都成了芯片降价后,被频频期待的消费狂欢区,特别是。芯片价格雪崩没有多久,就有人在社交平台上高呼今年下半年买血赚。




紧接着,新能源降价、电子产品降价、家电降价……诸如此类的声音此起彼伏。但产品链上会不会发生相应的降价,暂时还没有明确的趋势,但坦白来讲,这一波芯片降价并不会引起消费市场大范围降价。




先看影响最大的领域,这几年,厂商都在马不停蹄地提价,低端沉寂,高端招摇,降价一时间可能性很低。另外,国内厂商的毛利一直不高,此前华为开发者大会上,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副总裁杨海松表示,中国厂家利润低的可怜,国产市场份额过半却仅获得 10% 左右的利润。




还有,芯片的确是降了,但其他元器件的价格却没有那么客气,例如传感器与屏幕,高端机型日益成为主流,厂商对供应链的要求自然愈发严苛,据悉,OPPO、小米就曾一度向索尼、三星定制专属传感器。




如此一来,价格不增已是消费者的万幸。




再看新能源,本次降价的主流芯片原本就不在造车领域,更何况,上半年新能源造车圈涨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其背后的原因也不都是芯片惹得祸。大宗材料在涨价,不管是镍、钢、铝包括正负极的价格也只增不降,电池成本居高不下,种种因素显然不能只归咎到芯片上。




当然,造车圈也不是一点芯片回流都看不到,今年以来,LED发光芯片和驱动芯片有着30%-40%的价格回落,这无疑将对车主后续的用车成本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消费类芯片除了智能,影响最大的大概是空调、冰箱等智能家用设备,国内三大白电的MCU需求量的确不低,从2017年的5.7亿颗增长到2022年的超过7亿颗,其中光空调MCU占比就超60%。




但智能家居领域用到的芯片基本是一些制程落后的低端芯片,跟3nm、7nm等先进制程截然相反,一般都高于28nm或者45nm。要知道,这些芯片由于技术含量低,应用广泛,单价本来就不算高。




对于家电企业来讲,技术低就意味他们甚至可以实现自给自足。2017年,格力的微电子部门成立;2018年,康佳宣布半导体的科技事业部正式成立;2018年美的宣布进军芯片制造,成立了美仁半导体公司,2021年1月,又成立了美垦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目前其MCU芯片全年量产规模约1000万颗。




据不完全统计,TCL、康佳、创维、海尔在内的多家传统家电企业都已布局半导体领域,换句话说,这个领域根本不受芯片牵制。




降了,还是没降?本次芯片降价更像是虚晃一枪,上游厂商暂时都高兴不起来,更别提消费者了。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资讯

电脑版|导航

环保设备网 版权所有 ©2017

皖ICP备20200198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