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行情

百亿规模的眼部抗衰市场,或将生出一片“新蓝海”

2023-05-12 21:00:01  信息编号:K229624  浏览次数:626

抗衰是护肤永恒的话题,尤其是在“抗初老”概念大火之后,不仅中年女性消费者在抗衰,而且许多年轻消费者也开始参与进了这个市场。在越来越讲究功效性的时代,抗衰更是成为了最热门的需求。



1、眼霜仍是主**品,高端市场增长潜力大



眼周皮肤是全身皮肤最薄的部位,由于缺少皮下脂肪、弹性纤维和胶原结构,支撑结构薄弱,因此眼周最容易产生皱纹、眼袋、黑眼圈。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意识到眼部护理的重要性,也带动了眼部护理产品的增长。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抖音平台眼部护理品类交易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259%,远超美容护肤行业均值。



眼部护理产品主要有眼霜、眼部精华、眼膜、眼胶,在市场关注度上,眼霜>眼膜>眼部精华>眼胶。飞瓜数据显示,眼霜的市场成熟度远高其他类目,销售成绩稳居头部,占比超过60%。但随着消费者对眼部护理认知度的提升,其他细分品类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扩大,其中眼膜在2022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额增幅达到616%,一跃成为仅次于眼霜的第二大品类。



从价格带来看,眼部护理产品的销量主要集中在200元以下的中低端产品,销量占比为60%,特别是百元以下的价格区间,竞争尤为激烈,销量占比高达50%。



但值得关注的是,尽管中低端产品更受欢迎,眼部护理排名靠前的品牌却均为高端品牌,例如,2020年全年度线上眼霜销量排行前四名的丸美、巴黎欧莱雅、雅诗兰黛以及兰蔻,眼霜产品均价在300到400元左右。由此可见,未来高端市场的增长潜力非常大。



当眼部护理以惊人成长速度吸引行业目光的同时,眼膜品类作为其细分类目也在借势增长,并成为一众品牌目光锁定的“新蓝海”。那么,不断扩容的眼膜市场,到底呈现出什么样的格局呢?它会成为眼霜之后的又一大细分品类吗?



2、眼膜或成“新蓝海”



随着消费者对眼部护理认知度的提升,各平台的眼膜品类都呈现出高增长态势。






以抖音平台为例,飞瓜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抖音平台眼膜品类的销售额增幅达到616%,增速远超美容护肤行业均值。



2022年6月,眼膜品类在快手的GMV同比增速超过63%,眼部护理进阶产品备受青睐。另外,在小红书搜索关键词“眼膜”,相关笔记已超过20万篇。



远超护肤大盘的增速与社媒平台高涨的声量,足以证明眼膜市场的庞大潜力,也吸引了一众本土品牌纷纷入局。结合天猫眼膜榜单来看,目前眼膜市场已经呈现出一些鲜明的特点:



其一,在天猫/淘宝渠道,本土品牌“跑赢”国际大牌。



区别于被国际大牌占据头部地位的眼霜赛道,在眼膜市场,国产品牌在天猫/淘宝渠道的销量遥遥领先,抢占了大部分市场份额。



其二,淡化细纹、去黑眼圈、紧致抗衰为热销眼膜的主打功效。



由于熬夜成为年轻人的常态,针对熬夜场景与黑眼圈痛点的眼膜产品销量极为可观,淡化黑眼圈、紧致抗衰等功效概念备受关注。



其三,膜布形态多变、眼膜功能进阶。



从榜单来看,分区特护、多区护理、360度贴合等成为眼膜产品的主要宣传卖点。



目前,抗衰已成为护肤市场的刚需,由于眼周皮肤是整个面部皮肤中最容易衰老的部位,消费者对眼部护理品类的关注度自然会不断增加。同时,在消费升级的持续推动下,消费者对于眼部护理产品的需求会更加精致和细分,而眼膜恰好被视为最符合精细化护肤趋势的品类之一,其市场必然会迎来进一步的增长。



鉴于眼部皮肤的脆弱性,相比其他护肤品类而言,眼部护理产品对配方的要求更高。在功效性、安全性、防腐和卫生安全性等方面,眼部护理产品都有着更为严苛的要求,这也是眼部护理市场高端化趋势明显的原因之一。



如何摆脱低价竞争,持续创新、精细引领品类趋势将是眼膜品类的发展关键。



眼膜市场处于发展初期,正在经历大多数品类都会经历的低价竞争时代,但一味地低价只会拉低消费者对眼膜品类的价值预期。品牌应该将市场竞争点放在产品的技术创新与功效品质,以获取长期发展。



眼膜品类的下一步发展首先要做到科技当先。从我们跟品牌的沟通来看,目前很多品牌都在布局眼膜类产品,他们的思路基本一致:在持续创新的路径上,做到高功效、低成本,进而带给消费者差异化体验。



总的来看,目前眼膜市场尚且出现有绝对影响力的品牌,而这也为国产品牌提供了抢占市场空缺的大好机会。当国产品牌将重心聚焦于技术创新和精细化发展的道路上,我们便有望率先在眼膜品类中起到引领作用。



眼部抗衰市场已经越来越庞大,对于有实力有追求的国产护肤品牌来说,一定不能错过这个风头。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资讯

电脑版|导航

环保设备网 版权所有 ©2017

皖ICP备2024030827号